目前,虛擬軟件正在日益流行━━主要是VMware、微軟的Virtual Server、Xen ,它們使一臺計算機能夠運行多個操作系統。
現在,一種新型的虛擬技術正在浮出水面,它采用一種“輕量”的方法,使一個操作系統拷貝能夠劃分成獨立的部分。
盡管這一概念的細節才剛剛開始浮出水面,但它出現在Windows 和Linux 中只是個時間問題罷了。軟件廠商SWsoft的首席執行官Serguei Beloussov 說,操作系統廠商必須采用這一技術。
二種方法的目標是相同的:提高一臺計算機的運行效率,將任務劃分成互不相干的部分,終形成一個動態的計算環境。
新的方法在操作系統之上實現虛擬環境,它需要較少的計算機內存。在Linux 環境中,它能夠在一臺計算機上創建數十個分區,但會犧牲一些靈活性和分區的獨立性。
盡管這種技術可能會首先用于服務器,但它也可以應用在PC上。PC用戶可以用它方便地創建用于試用新軟件,區分公、私應用,孤立危險的應用的分區。
Solaris 10使用了這一技術━━被稱作Solaris Containers. 現在,它正在向其它操作系統滲透。
微軟負責虛擬技術的產品經理邁克證實說,他的公司正在開發“輕量”虛擬方法。他在LinuxWorld會展期間接受采訪時說,這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他沒有披露這一技術會在何時被集成到產品中。
SWsoft在這一技術領域于微軟。Beloussov 表示,編程人員正在通過一個名為OpenVZ的項目迅速地在Linux 中增添“容器”技術。
他相信,Linux 將很快━━可能就在今年,獲得“容器”技術的一些重要部分。他說,“容器”將成為人們可以實際使用的技術。Beloussov 說,他的公司得到了Red Hat 和Novell的幫助。
Gabriel 咨詢集團的分析師Dan Olds表示,提高計算機運行的效率是這一技術的主要魅力。他說,數十個,甚至是數百個對處理能力要求不太高的用戶工作站可以在數臺系統上實現。
但是,在將關鍵任務移植到“容器”方面人們還有一些擔心。他說,一種操作系統的內核可能存在缺陷,如果內核當機了,所有分區都會當機。我認為,在目前VMware可能是一種更好的解決方案。
SWsoft正在取得進展。OpenVZ的項目經理Kirill Korotaev 在3 月末建議在內核中增添一些“容器”技術,這一建議得到了包括Herbert Poetzl在內的其他人士的熱烈回應。
但是,要說服包括安德魯、托瓦爾茲在內的Linux 內核大腕接受“容器”技術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與其它虛擬技術一樣,“容器”技術也給傳輸的軟件定價策略帶來了新的復雜性。“容器”不僅僅意味著一臺計算機能夠運行多個操作系統,還意味著數量可以不斷地變化。
在SWsoft看來,客戶只需購買一份Windows 拷貝,而可以將它劃分為任意多個分區。Beloussov 說,這仍然這是一份Windows 操作系統拷貝,我們只是隔離了用戶、文件、應用。
微軟則完全不同意這種看法。邁克表示,我們認為每個實例都需要一份操作系統許可。
這一沖突存在于整個軟件產業。例如,當運行Web 服務器軟件時,許多不同的“容器”會使用存儲在相同內存地址的同一份軟件拷貝,這算作多份Web 服務器軟件拷貝呢?還是只算作一份拷貝?
這種復雜性可能是一些軟件廠商轉向不同價格結構的一個原因。例如,Red Hat 允許客戶在一臺服務器上安裝任意多數量的拷貝,軟件價格的計算標準是服務器擁有的處理器插槽數量。
但是,在虛擬環境中,這種方法仍然有其局限性。例如,Virtuozzo、VMware、Xen 都使操作系統的一個實例由一臺服務器遷移到另一臺服務器。
SWsoft清楚,它面臨的挑戰不僅僅是技術方面的,還有來自微軟的競爭。微軟使用了與SWsoft相同的“容器”技術,它們都依賴于一個名為Windows Terminal Services 的功能。但是,SWsoft認為它能夠于微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