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是3G軟肋
對于投資對象的選擇,高通有自己的一套準則。“我們在考慮是否對一個公司進行投資時,會有相應的評定標準。,這個公司必須具有創新的精神和活力;第二,它必須能實實在在地解決目前移動領域所存在的一些難題;另外,我們需要合作伙伴和高通在發展理念上達成一致,共同推進3G發展。”高通技術與風險投資(QTV)部門負責人,同時也是高通副總裁的桑杰·賈明確地闡述了高通的投資理念。
而德信無線所能解決的難題,恰恰是手機軟件的問題。“在移動通信領域,手機軟件的發展一直跟不上終端產品的發展速度,但也預示著未來會有很大的發展前景。”桑杰·賈的話雖然言簡意賅,但卻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目前3G軟肋所在。我們一直都在強調終端是阻礙3G發展的一大瓶頸,手機還不能很好地支持3G寬帶業務的發展和應用,其實歸總起來,就是軟件相對于業務需求滯后的一種表現。
德信無線在軟件開發上的專注和實力,著實吸引了高通!
手機設計重在軟件
縱觀國內市場,手機設計公司不在少數,高通為何單單將繡球拋給了德信無線?
德信無線CEO,一貫低調的董德福道出了其中原委:“手機設計可以分成硬件和軟件兩部分,但真正的設計主要是在軟件上。”而縱觀國內,大部分的手機設計公司還是以單純的硬件設計為主,很少有自己的核心軟件技術。
就在高通和德信無線宣布計劃成立德信軟件的同時,德信無線也剛剛公布了2005年第四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德信無線這一季度凈營收為2410萬美元,同比增長64.5%;凈利潤為1050萬美元,同比增長58.1%。面對這樣一份漂亮的業績答卷,董德福給出的評價卻是“不太滿意”。“由于我們在2005年砍掉了2個GSM部門,對業績肯定會有一些影響。我預計2006年我們的財報會更漂亮。”董德福說。他同時介紹,德信無線目前的營業收入中,64%來自于國際主流手機企業客戶,另外36%來源于國內手機企業,在國產手機前十大品牌中,除TCL以外的企業,都是德信無線的客戶。擁有如此強大的客戶群體,在國內手機設計市場普遍不景氣的情況之下,德信創造的高速發展神話也就不難理解了。
合資公司將以德信無線為主導
未來一年內,高通和德信無線將以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的方式向新公司投入總計3500萬美元的資金(此處的現金等價物,即雙方公司已有的應用軟件技術)。據悉,德信無線會將原來的手機應用軟件業務轉移到新公司中,至此,德信無線的主業將形成手機軟件開發與設計、德信智能、德信軟件三足鼎立的局面。
目前高通和德信無線在新公司中的股份占有比例還未確定,雙方正在協商之中,但新公司的董事長已確定由董德福擔任。從這一點來看,德信無線在未來的公司運作中應該處于主導地位。
雖然是合資公司,但高通扮演的,或許更接近于投資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