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歐盟30日向世界貿易組織提訴,指責中國在汽車零部件進口方面存在貿易壁壘。
按照世貿組織規定,爭端各方需首先進行兩個月的雙邊磋商,如果不能達成協議,可以請求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構進行仲裁。美國貿易代表波特曼說,美國已就該問題與中國多次商談,但始終無法達成一致。歐盟貿易委員曼德爾森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強烈地傾向于在這個問題上找出一個友好的解決方法。”美歐認為,中國有關汽車零部件進口關稅的規定與世貿組織的規則不符,中國對大于等于整車價值60%的零部件征收與整車相同的關稅,實際上等于變相規定了零部件“國產化的比例”。
中方認為,這一規定主要是為了防止一些外國汽車廠商通過將汽車“化整為零”的方式“變相逃稅”。近年來,中國汽車市場飛速發展,而美歐汽車廠商在本土市場上卻連連敗給日本公司,于是中國市場成了它們爭奪的目標。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去年美國向中國出口了價值6.45億美元的汽車零部件,而美歐企業認為這一數字遠小于中國市場的規模。
歐盟委員會有關貿易官員表示,汽車零部件關稅問題只是中歐廣泛貿易關系中的一個“普通問題”。歐盟曾與印度、加拿大和印度尼亞西等就類似問題進行過交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