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此間召開的商業軟件聯盟2006年全球年會,公布了美國國際數據公司(IDC)《軟件及IT服務業對中國經濟的貢獻》的研究報告。報告顯示,新興的軟件市場成為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強勁動力,2003年以來,中國IT行業新增的近百萬工作崗位中一半以上都與軟件有關,IT行業的開支也以12%快速增長。
IDC報告指出,IT行業在中國經濟發展中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1989年IT行業產值只占中國GDP的2%;到了2005年,IT行業的產值對GDP的貢獻已經提高了4倍,占GDP增長近10%。與此同時,中國本土廠商正在迅速擴展其經營業務,國內公司出口軟件及IT服務規模也越來越大,例如,瑞星、江民、金山等國內軟件企業不斷推動安全軟件市場的發展,在這個市場上占據了超過60%的份額。
根據IDC的估算,國際供應商每創造1美元的營運收入,就會使國內的供應商通過國內研發的軟件和基于國內與國際平臺的IT服務產生至少2.5美元的營運收入。從2003年-2006年年底,中國國內新增的與軟件相關的就業崗位將達到50萬個,其中一半的就業崗位來源于國內供應商。IDC預計,2006年中國的國內IT開支還將增加356億元人民幣,達到2883億元人民幣。
商業軟件聯盟總裁羅伯特·霍利曼表示,到2006年年底,中國將有望成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但同時也要面臨巨大挑戰。與其他幾大經濟體相比,中國的IT開支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較小,若要實現經濟的持續發展,中國在IT方面的投資速度必須超過GDP的增長速度。因此,國際與國內企業的通力協作及伙伴關系的建立,對于為中國帶來更多就業機會、更多稅收和更多投資而言至關重要。
新興軟件市場成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強勁動力
更新時間: 2006-04-11 09:38:03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