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內地汽車市場快速發展,帶動對汽車零部件需求急升。香港業界亦積極準備,力求分一杯羹。但在內地從事汽車部件生產逾10年的香港汽車零部件協會副會長羅少雄卻指出,港商欠缺與內地一級汽車零件供應商合作的經驗,宜循序漸進,先與二級供應商合作,逐步拓展內地市場,方為穩健之計。
羅少雄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2005年香港汽車零部件出口值達124.8億港元,生產廠家達230多間,出入口貿易企業約1200間。由此可見,港商在發展汽車零部件上具一定實力。
宜揚長避短拓智能產品
但與此同時,港商拓展內地汽車零部件市場時,必須認清發展方法,要揚長避短。因為港商的強項在于電子部件,應發展智能產品,例如感應器等,避免與內地廠家直接爭低價產品,亦不應與海外大廠競爭關鍵部件。
他認為,港商在應用電子產品的實力甚強,應發展一些具創意的產品。「近有車廠推出一項懂自動向后泊車的儀器,港商應發展這類高價值的產品,方有立足之地。」
藉CEPA控制成本有優勢
談到港商的優勢,羅少雄認為,內地汽車零部件市場規模逾1400億元人民幣,但內地汽車零部件生產未能滿足市場需求,主要汽車零配件都需要依賴進口。
就香港企業而言,若生產成本控制得宜,生產環境又能夠配合,加上港制零部件可享用CEPA零關稅進口內地,對進軍內地市場有較大優勢。
同時,港商較容易籌集資金及資訊發達;港商在珠三角已建立了五金、電子和通訊等制造產業,且具有規模經濟效益;香港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有利物流的地理位置,能提供具競爭力的汽車零配件給內地汽車工業。
當然內地汽車零部件市場商機大,競爭亦不少。據統計,目前外商在內地投資的零部件企業已近500家,國際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幾乎都在內地建立了合資或獨資企業。全球的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德爾福汽車系統公司迄今已設立了13家獨資和合資企業,在內地總銷售額近5億美元。
可先與二級供應商合作
由于競爭非常激烈,若港商沒有直接將產品銷往車廠的經驗,不要妄想在短短幾年內,可將產品賣給車廠,因為所有車廠都有本身固定的供應商,這些一級供應商信譽及財力俱佳,其他企業難以取代。較為可行之計,是先與二級供應商建立合作關系,利用港商在設計及研發上的優勢,供貨給二級供應商,逐步打入供應商的圈子內。
與內地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合作逾10年的羅少雄坦言,由于兩地文化差異,建立合作關系非易事。「香港人做事講效率同成績,內地人喜歡講關系,講感情,你同渠無至少幾年交情,渠瓊唔會睬你。」
羅少雄建議,港商要以長線眼光與內地人打交道,切記不可急功近利,且事事要親力親為,讓人感到誠意十足,才有成功機會。
港汽車電子件拓內地實力強
更新時間: 2006-04-11 10:51:56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