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部分手機企業未掌握核心技術
信產部電信管理局副局長魯陽表示,國家工商總局公布的數據表明,從2002年到2005年手機的投訴量連續幾年居60多種消費類產品之首,成為我國一個極不和諧的現象。我們分析造成這些現在的主要原因有幾種。
一是生產企業沒有很好的掌握核心技術,內部的管理水平不高,致使手機的質量無法得到保證。二是在流通市場上,手機的銷售、維修市場混亂。三是在手機行業競爭加劇的同時,黑手機及部分企業為他人非法貼牌不理性的行為,導致市場競爭環境的惡化,不僅嚴重的損害到產業的健康發展,而且研究的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
黑手機將定義和分類
對于整治措施,魯陽透露,信產部將組織起草自律公約,對黑手機作出定義和分類,制訂行業經營規范,分文別類的提出有針對性的要求和措施,自覺抵制違法、違規行為,并且使正規企業間相互監督,誠信守法經營,自覺抵制違法行為。
另外,信產部將會同相關的執法部門,對黑手機重點整治,借鑒廣東省抓大源頭的經驗,利用形成的工作機制,繼續對黑手機生產、銷售集中的重點市場重點地區進行嚴厲打擊,從事生產銷售的嚴重地區進行遏制,并使其制度化、長期化,防止專項整治結束后,違法行為出現的反彈。
同時他表示,近期國家工商總局公布的數據表明,2005年手機的投訴總量為10.2萬件,較2004年同比增長率已經下降到3.04%,這要說明前幾年手機的投訴的增長率每年大概都是百分之十幾的增加,04、05年為3%左右。也就是說手機投訴快速增長的趨勢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也就說明,信產部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還是行之有效的。但是在手機用戶基數巨大保持較高增長速度的情況下,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