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康佳、創維、海信、海爾、長虹等彩電企業先后接待了日本船井公司及其法律事務代理美國霍金。豪森律師所一行,后者就船井公司所持有的彩電專利做了情況介紹。據稱該專利已獲得美國高清電視系統委員會認可,并納入美國數字電視技術標準相關文件中,而2007年3月美國將全面推行數字電視標準,因此船井公司認為其相關專利將作為基礎性專利不可避免地被廣泛使用,于是決定近期開展對出口美國的高清彩電產品實施專利使用授權事宜。
規避專利尤為迫切
據介紹,日本船井涉及的專利以前歸屬于湯姆遜公司,主要是基礎性和功能性專利兩項。
事實上,據專家指出,高清電視涉及的專利達到幾千項,其中為主要的專利技術都在集成芯片里面,這些專利費用大約為每臺20美元。去年我國平板電視生產量大約在400萬臺左右,其中一半以上用于出口,如果按照每臺平板電視征收20美元計算,中國彩電企業單出口就將交納4000萬美元。不僅如此,中國平板電視還正以倍數的速度增長,中國企業需要交納的專利費將會更高。因此,中國彩電企業如何規避專利就顯得尤為迫切。
涉及幾千項專利
每當談起中國彩電業的發展,說得多的一個話題就是缺少核心技術,因此總是受制于人,特別是高端彩電。那么每每提及的核心技術主要指什么呢?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視聽產品分會秘書長陳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就高清電視來說,其涉及到的專利大概有幾千項,包括軟件的、硬件的、外觀的等各方面,很復雜。但是這其中的絕大部分又都體現在集成電路芯片里,60%以上的基礎性專利幾乎都集成在這個芯片里,包括業內普遍提及的編解碼技術、信息顯示技術以及音視頻技術等。”
陳祥還介紹說,一個集成芯片里有幾千個電路,這就意味著有相對應的幾千個功能,這些都涉及到專利費問題。而芯片又涉及到芯片設計、芯片制造、整機廠的采用等,這些環節也會涉及到專利。
正因為芯片的重要,所以國內的彩電企業也紛紛推出自己的芯片,比如長虹的“虹芯”、海信的“信芯”、廈華的“炎黃一號”、創維的“v12數字引擎”等,都期望從核心競爭力上取得突破,結束芯片長期依賴進口的歷史。
陳祥表示,國內彩電企業的芯片更多的是專門供某個產品或者某個地區使用,是專用型的芯片,而不是廣泛意義上的集成芯片。
每臺專利費逾20美元
由于中國彩電企業不掌握集成芯片技術,也就很難規避國外企業索要的專利費用。廈華電子副總經理曾慶將稱,高清電視里涉及到的幾十個主要專利,粗略計算其總共的專利費大概要20美元左右,這也是高清電視價格居高不下的原因。
曾慶將還介紹,在這些專利費里,信息顯示專利費大概每臺7美元~8美元左右,音視頻專利費大概每臺2美元左右,而且是每半年就收費一次。數字版權保護技術專利費要少得多,大概每年每臺平均幾美分。而數字版權保護技術現在比較通用的是hdmi接口技術,其需要收取三項費用:15000美元的年費,3000美元~7000美元的測試費和每個接口0.04美元的版稅費。
康佳數字平板事業部總經理劉丹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目前對于高清彩電來說,的顯示屏就是平板電視,雖然現在液晶屏生產幾乎已沒什么專利費,但實際上是購買液晶屏生產線時需要一次性將相關設備專利費交納完。(施業傳)
日本基礎性專利 獲美國認可 收中國企業費用
更新時間: 2006-04-13 08:58:13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