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凱
面對“刻錄光盤遭印度反傾銷”的威脅,昨天下午全國相關出口企業緊急開會應對。這是晨報昨日從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以下簡稱“機電商會”)得到的消息。
機電商會法律服務部劉小姐昨天表示,尚不清楚總共會召集多少家企業。不過照上次“刻錄光盤遭歐盟反傾銷調查”的經驗,仍然是廣東的出口企業受反傾銷的影響。印度的光盤進口量雖然遠不及歐盟,但仍是我國該項產品的重要貿易伙伴。對印度也好,對歐盟也好,應對措施的基本原則是一致的。不過由于各國法律體系不同,可能會有一些較小的區別。
劉小姐透露,機電商會的初步設想是,按照印度相關流程,積極展開應訴,首先要做的就是在40天之內提交問卷。而中國的企業大致要等1年左右,才能走完所有的法律流程,得到印度是否采取反傾銷措施的信息。一旦被裁定反傾銷,印度方面會公布征收稅率、征收期限等信息。
商務部此前宣布,印度商工部4月4日決定對原產于中國和新加坡的可刻錄光盤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傾銷調查期為2004年10月1日到2005年9月30日,產業損害調查期為2001/2002年度到2004/2005年度以及2004年10月1日到2005年9月30日。
而與此同時,歐盟對我國的刻錄光盤反傾銷調查仍在進行中。在那次應對大戰中,汕頭市7家光盤生產企業曾成立“汕頭市外經貿企業應對歐盟CD-R反傾銷調查行動聯盟”。至于應對歐盟反傾銷的進展,機電商會劉小姐表示,這尚屬機密,不便對外界透露。
業內人士分析,中國可刻錄光盤頻頻遭遇反傾銷,主要是因為出口數量快速增長而價格下跌引起貿易國的不滿。據統計,我國可刻錄光盤生產線已經超過300條,按每條生產線年產1200萬片計算,目前全國年產量超過36億片,可滿足全球約1/4的市場需求。
刻錄光盤再遭印度反傾銷 機電商會召集企業應對
更新時間: 2006-04-15 08:52:12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