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深圳聚龍光電有限公司(下稱深圳聚龍光電)傳出消息稱,深圳聚龍光電可能將在北京建設一條第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總投資金額將達12億美元。北京京東方光電科技公司(以下簡稱京東方)將以技術和資金入股,控股40%。深圳聚龍光電1月份成立,旨在進軍TFT-LCD平板顯示產業上游領域,當時相關人士曾稱該公司將在深圳投資建設第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
業內專家稱,上述消息表明,面對不斷換代升級的世界液晶產業發展趨勢,國內液晶產業正在發力追趕。同時,也反映出國內液晶產業在促進產業鏈條完善方面的競爭正在加劇。 “換代”競爭
我國大陸地區液晶產業“龍頭”——京東方和上廣電,近加入到“換代”競爭行列。
京東方和上廣電如今均處在第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水平,5代線在2005年已開始實現量產,如今均表示有意投資第6代生產線。京東方正在與深圳聚龍光電洽談合資建設一條6代線。上廣電也正在積極尋找合作伙伴,新建一條20億美元的第6代生產線,并宣布將投入40億美元,在未來兩年興建一條第7代生產線。
據了解,山東勝達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已開始在東營加緊建設條6代線,總投資達到近30億美元。
據業內人士介紹,建設一條液晶基板的投資額驚人,以月產能達到6萬片基板的生產線投資為例,4代線投資需要75億元,5代線需要100億元,6代線需要200億元,7代線則高達300億元。但面對不斷換代升級的世界液晶產業發展趨勢,國內液晶產業如果不進軍新一代面板生產線,就只有選擇退出。
據了解,近年來,全球液晶面板制造業的梯隊正在構筑新的“代標桿”。去年3月,韓國三星公司與日本索尼公司共同出資成立的第7代液晶面板廠在韓國湯井正式量產。這是目前全球建設速度快的新一代液晶面板廠。據了解,該合資廠沖擊的目標是全球電視面板40%的市場占有率。
此外,三星還自行興建了第7代液晶面板廠。而韓國另一家廠商LG飛利浦則投資興建了更大尺寸的第7.5代廠。中國臺灣的液晶顯示器廠商友達光電已投巨資建成第6代廠,而新的第7.5代廠也將開始裝機;奇美電子也宣布將投資擴建其第5代和第5.5代廠以及興建第7代廠。 產業鏈競爭
目前,韓國、日本和我國臺灣地區均已經形成非常成熟和完備的液晶產業科學園區。比如臺灣省南科園區上下游齊整完備,產業結構十分完善。
“雖然投資巨大,但一旦形成完整產業鏈,就可能帶來豐厚回報”——這一液晶產業界內的“指導思想” 正在加劇國內液晶產業在促進產業鏈條完善方面的競爭。
2月2日,美國玻璃和陶瓷生產商康寧公司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已經批準在中國大陸設立一個玻璃基板后段加工生產工廠。但對于選址是京還是滬,康寧則三緘其口。
玻璃基板是液晶面板上游的原材料,其成本占到液晶面板總成本的60%至70%,更重要的是玻璃基板的運輸成本很高。美國康寧是世界上的TFT-LCD玻璃基板制造廠商,為液晶制造廠商提供玻璃基板,是液晶產業的上游企業,其份額占全球市場的60%。據了解,一旦康寧的生產線落在某地,那么當地企業每臺液晶顯示終端可以節省成本5%。液晶面板產能規模巨大,只要每片的成本減少1美元就是巨大的利潤空間。
康寧在華工廠的選擇將直接影響北京、上海液晶產業鏈條的完整性,會使北京或上海具備吸引彩色濾光片廠商到來的必要條件,然后可以陸續吸引這個產業鏈條上的其他生產環節的到來,從而組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并將直接促進相關配套產業的發展。
據了解,目前,京東方和上廣電正在競相爭取美國康寧公司在各自所在地區設廠,以求能盡快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提高技術含量,降低生產成本,從而導入良性發展軌道中。 市場競爭
市場環境對于“新進者”變得越來越嚴酷,正在讓國內液晶產業盈利變得困難。
據了解,目前韓國三星和LG飛利浦等行業巨頭紛紛提高產能,隨著它們的第7代生產線的投產,液晶面板總體可能面臨生產過剩。
境外企業加速轉移中國大陸,也在切割市場份額。本月初,臺灣奇美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投資3000萬美元的廣東省個液晶平板顯示器項目在佛山正式破土動工。據了解,奇美在寧波已擁有一座這類工廠,但產能不大,此次增資主要是擴大在大陸的產能。
國內很多省市將液晶面板項目作為帶動當地高科技產業發展的關鍵,并出臺很多優惠政策扶持上馬液晶產業,將使得市場份額的爭奪更加激烈。
北京、上海早將液晶顯示列為重點項目,給予大力扶持。去年底,廣東成立了副省長牽頭的液晶面板顯示器項目領導小組,決定由省政府給予相關企業貼息支持,3年落實9億元貼息貸款,在該省形成以液晶面板顯示器項目為主體的產業集群。廣東省信息產業廳將液晶產業投資作為2006年的首要工作重點,目標就是把深圳打造成南部“光電基地”。
根據京東方的擴產計劃,2009年前京東方再建設兩條5代以上的液晶面板生產線,以增加產能。上廣電則計劃2006年上半年將其液晶面板產能從5萬片擴大至6萬片,進而在下半年擴大至9萬片。此外,上廣電還將在今年年底啟動第二條第5代線的興建。
換代升級壓力倒逼 國內液晶產業新競爭加劇
更新時間: 2006-04-19 17:20:03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