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獲悉,中星微電子公司在數字多媒體芯片全球市場的累計銷售量已突破5000萬枚,占同類產品世界市場份額的60%,坐上了世界市場的把交椅。
全球市場對數字多媒體芯片的需求量正以每年30%的速度快速增長。而我國在芯片領域內長久以來面臨著尷尬境遇,甚至被稱為無“芯”之國。
2005年11月15日,中星微電子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成為家依托自主核心技術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芯片設計公司。
中星微電子公司的“芯片”目前已被三星、飛利浦、惠普、羅技、創新科技、富士通、聯想、波導、TCL等國際國內知名企業大批量采用,并成為中國電信指定的標準芯片。到2005年底,在全球市場的累計銷售量已突破5000萬枚,覆蓋了歐、美、日、韓等16個國家和地區,成功達到了計算機圖像輸入芯片世界的市場份額(達60%以上),形成了統一的PC多媒體輸入技術標準。
“星光中國芯”的成功,也是硅谷機制在中國的成功。硅谷機制,是指一套適宜高科技創新企業發展的人才激勵、技術創新、市場開拓和資本運作模式。
而像中星微電子公司這樣由海外歸來人員自主創新、打造中國品牌的企業還有很多。中關村科技園區目前共有1.7萬家企業、7000多名留學人員,每3家企業至少就有1名留學人員。
“7000多名留學人員中,博士占40%,碩士占42%。他們回國創業發展,既滿足了園區對高層次國際化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的需求,也使園區人力資源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優化。”中關村管委會相關人士說。
多媒體芯片六成已是中國造
更新時間: 2006-04-19 17:20:28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