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以往的經驗,每年的三四月都是各大空調企業摩拳擦掌的準備期。然而,今年這種喧鬧卻不在了,對于國家監測服務的政策,大多數企業都采取了低調的姿態。與此相對的是,LG高調推出百萬用戶真情回訪,美的推出深度清洗服務。規范化服務對于空調企業而言,意味著利潤,還是更加殘酷的競爭? 決勝服務:的戰場
2006年1月1日,國家發改委公布了《家電售后服務明碼標價的規定》。在多年的價格戰與概念戰之后,規范化服務,成為了空調企業角斗的戰場。
3月中旬,LG率先動作,推出了為期一個月的大型顧客上門回訪活動,點燃了服務戰烽火。據LG相關負責人稱,這次名為“LG空調扎根十年,百萬用戶真情回訪”的大型活動將從3月15日開始,截止到4月15日。期間,凡是在2005年3月以后購買LG空調的顧客都有可能享受上門回訪的意外驚喜:包括整機免費深度清洗一次、部分空調零配件免費更換(單套空調150元以下)以及空調使用專家咨詢等服務。同時,LG還推出了空調售后服務明碼標價。
不久后,美的空調攜手綠色環保組織“地球村”推出了“深度清洗”的售后服務。不同于普通空調清洗的是,深度清洗是從內到外對空調的核心零部件進行全面徹底的清洗。而海信將自己的售后服務部門脫離出來成立專業化公司運作,一個以賽維為標志的專業家電服務商出現在公眾視線。
3月14日,由中國家用電器維修協會和蘇寧電器起草,LG、海爾、海信、美的、松下、大金、格力、科龍、日立、三菱等國內外空調生產和專業維修服務企業共同審議的《房間空調器安裝質量檢驗規范》在京發布。
一個安裝規范吸引了如此眾多的空調企業參與,無疑體現出,經歷過多年的整合洗牌之后,現有空調企業都變得異常慎重,開始在服務上下起了功夫。LG電子數字家電營銷總裁姜泰吉曾預言,2006年仍將有三分之一的企業被淘汰出局。在產能過剩、成本上升、庫存增加、利潤空間縮小和產品同質化的前提下,強化服務,以差異化戰略搶奪市場“奶酪”,將成為2006年空調企業的重中之重。 蛋糕,還是屠刀?
同樣是規范化售后,有人趨之若鶩,有人畏之如虎。
在LG展開百萬用戶真情回訪之時,LG電子新任中國區總裁禹南均坦言,這是LG塑造高端品牌,構建藍海產品的一種方式。“對于一個高端品牌而言,良好而有特色的售后服務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LG的優異產品已經給中國消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們希望在LG的品牌內涵中增添一項優質服務。”LG空調負責人還表示,LG早已經著手構建自己的特色服務,在2004年和2005年LG均進行過相關的空調用戶回訪以及保養清洗活動。在美的推出“深度清洗”服務時,美的制冷集團總裁方洪波也坦言,這將是美的今年追求附加值、擴大利潤的戰略嘗試之一。
而在更多的企業看來,售后服務已經成為了一個沉重包袱。一方面,其占據著較大比例的企業運營成本,一般企業均在10%左右。另一方面,許多企業的售后服務部門長期以來都在虧損,沒找到一條扭虧為盈的道路。同時,企業還要面臨售后服務網絡的建設和維護、人員的知識更新換代、產品的技術更新等一系列不確定因素的壓力。因此,以往空調行業喧鬧的三月也變得異常寂靜。
據筆者觀察,在空調賣場里,LG等企業已經將優質完善的售后服務作為促進銷售的方式之一,并且取得非常突出的效果。“LG高端空調3月銷售增長55%,優質的售后是非常大的動力。很多消費者都非常認同百萬用戶真情回訪服務。”一位蘇寧電器的促銷員告訴筆者。
一位空調業人士評論:“優質的售后服務不僅僅意味著更高的顧客滿意度,同時還是大量的用戶信息的回饋,更快的市場反應速度。在這個以速度制勝的行業里,這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對于售后服務強大的企業而言,規范化服務意味著利潤和生機;而對于過于依賴服務外包的企業而言,恐怕更多的是遭遇淘汰。”(張偉娜)
空調業規范化售后:是的蛋糕還是屠刀?
更新時間: 2006-04-21 17:36:56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