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終于進入歷史學家黃仁宇所倡導的數字化管理時代了,各種數據滿天飛——經濟增長率、固定資產投資率、商品房空置率、不同的量化指標……不禁讓現代人眼花繚亂。
不過,黃仁宇老先生卻沒能活到現在,沒能告訴我們如果數字發生混亂該怎么辦?以房地產業為例:去年北京市商品住宅期房預售均價增長19.2%還是6.8%?中國社科院《2006年房地產藍皮書》中公布的數字和國家統計局的數字就“混亂”了;今年一季度,北京房價漲幅究竟是7.6%,還是14.8%?北京市統計局發布的統計數據和北京市建委發布的數據也不一致。
不同機構公布的數字不同不足為奇,但政府部門公布的數字卻也大相徑庭,就不禁不讓人心生惶惑,因為構成購房者購房預期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房價的漲幅,房價看漲,投機者購房者皆入市,房價非理性上漲;如果房價平穩,購房者則不會太著急入市。所以如果數據失真,購房者誤判形勢的概率增大,從而扭曲購買行為,反過來又使房價呈現非理性上漲。
政府部門出面解釋數據混亂的原因是:統計房價的方法和口徑不一致所致。
這就更讓人惶惑了,現在國際標準那么多,這統計房價難道就不能與國際接軌?就算我們國情特殊,咱們政府部門就不能自己先統一標準?
權威人士透露:現在我們房價統計基本上還是過去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物質產品平衡表體系,尚沒有建立一套反映中國國情的房地產統計指標體系。而統計方法上又包括抽樣調查法和房屋均價法等不同方法,正所謂“政出多門”!
于是,專家提醒說,大家在選用數據時一定要篩選掉有明顯錯誤的信息。不過,一位經濟學家也說了:統計部門和建設部門不能夠提供有效數據,市場所做的都只能是猜測性的評論——連經濟學家都要猜測的事,平民百姓哪來火眼金睛來篩選錯誤信息呢?
看來,我們不僅要進入數字管理時代,還需要進入科學化數字管理時代。
要數字化更要科學化
更新時間: 2006-05-01 10:55:30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