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程開訓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電話采訪。這位海信集團副總裁自海信收購科龍以來的半年多時間里,一直處在外界關注的焦點中,直至近雙方協議正式簽訂。
4月24日,海信電器和科龍電器同時發布公告稱,海信空調有限公司終以6.8億元的代價完成對格林柯爾(資訊 行情 論壇)持有的科龍股份的收購,股權過戶手續計劃在5月1日前正式完成,至此,半年之久的收購終于塵埃落定。 在這份協議中,令外界關注的是,標的股份的轉讓價格從原來意向中的9億元變成了6.8億元。
“當初9億元收購意向只是根據對方提供的基礎資料初步確定的一個價格,此次的6.8億元則是在雙方聯合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對資產進行審計后終協商確定的。”4月25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程開訓表示。 兩個巨無霸公司的資產如何整合,也是業界關心的問題,一個事實是,目前科龍電器以應收賬款和存貨損失等形態,存在巨額不良資產,如何處置,勢必考驗海信的智慧和能力。對此,程開訓并沒有明確回答,只是表示:“科龍不良資產的處置,將朝著資產更加優化組合,主業更清晰,占用資金更小的方向發展。” 4月5日,兩公司發布《銷售代理協議補充協議(二)》,將銷售代理協議的有效期自2006年3月31日延長至5月10日。斯時,便有市場人士表示,“代銷協議是海信收購科龍股權的有機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兩家公司資產和資源有效整合的步。”
“5月18日,我們將召開一個發布會,議題會涉及到科龍企業標志的調整以及海信的品牌定位等問題。”程開訓說。他同時表示,具體的方案董事會還沒有終通過,有關細節還不便透露。
在此之前,海信方面曾表示,容聲、科龍是改革開放所樹立起來的具有很高知名度的民族品牌,因此,珍惜、發揚與壯大科龍品牌是海信的責任。業內人士認為,收購科龍電器后,海信集團在白電方面將擁有海信、科龍和容聲三大品牌,多品牌經營的挑戰不言而喻。
業內人士指出,為避免同業競爭,過戶手續完成后,海信原有的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全部資產和白電營銷渠道,可能將注入科龍電器。此次簽字收購方為海信空調有限公司,似乎驗證了這一猜測。程開訓也曾表示,“這是為了避免并購后因同業競爭而造成的重組難度,海信空調收購有利于今后的業務重組。”
實際上,海信對科龍的“注入”很早就已經開始了。此前八個月,海信以“代理銷售”的方式,注入巨額啟動資金,協助科龍累計銷售冰箱110萬臺、冷柜產量8.5萬臺、空調產量75萬套,解決了科龍生存的燃眉之急。
采訪中,程開訓還透露,收購行動得到了兩地政府的支持,為企業收購創造了很多的便利條件。“科龍所在地的佛山市順德區政府對我們的入主非常歡迎,前幾天順德區委書記和副區長還專程來到海信,聽取了海信方面對當地投資環境的意見,我們溝通的渠道是非常暢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