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道題的答案很簡單。很多人認為開源的軟件因為其開源所以其免費,拿來用豈不是很節約成本?問題乍一看是這個樣子,而且事實上我們的很多企業也確實是這樣做的,為了節約成本,后臺服務器用Tomcat,前臺編輯器用Eclipse,然后再找幾個插件,很快就以純人力的成本拿下N個項目,然后產品一賣,萬事大吉。可事實是這個樣子的嗎?往往,浮華的背后總會有暗流涌動,開源軟件也不例外。
這里我們介紹一位BEA的全球副總裁Franz Aman先生。Aman是程序員出身,這一點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今后的發展道路,他在Sun公司服務了14年,主要擔任技術營銷工作,比較有成就感的工作是開創性地用Web技術構建了Sun的內部網和因特網平臺,這對一個負責營銷的人來說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從Sun公司出來后他轉而投奔BEA,并擔任全球客戶關系副總裁,對開源技術很有觀點,在BEA也主抓這方面的業務。在BEAWorld 2005北京大會上的“專家面對面——與開源同行”專題講座中,他就擔任主持與Apache Beehive副總裁Eddie O’Neil、中科紅旗(Red Flag)軟件公司副總裁鄭忠源等嘉賓就開源問題進行了探討交流。
2005年12月7日、8日在北京舉行的BEAWorld 2005大會期間,《程序員》雜志社對其進行了專訪。
當我們很多人排斥開源軟件中參與商業性的支持時,Franz Aman給出了自己的看法。“開源確實是個很好的東西,但是在使用開源軟件之前,還需要解決很多的問題,比如軟件質量問題、許可證發放問題、產權保護問題等等,如果只是把源代碼下載下來自己使用,其它一概不問,這不是一種好的做法,這也失去了開源的真正含義。我很贊成有商業性服務的參與,比如JBoss,JBoss本來是一個開源的服務器,但后來成立了一家公司專門針對在使用JBoss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技術支持,尋求支持的公司或者個人就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因為有了資金的支持,這使得JBoss有了更好的發展,這只是很多例子中的一例。”不知從何時起,“開源的就是免費的”的觀念深入人心,人們可以從容地從網絡上下載為自己所用的開源軟件而無需支付相關的費用。對于個人用戶而言也許不會遇到太多的問題,但當涉及到企業性的應用時,很多問題就會暴露出來,比如服務線程支持數、安全、優化等,這些問題解決不好,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企業是否會選擇使用基于這些軟件之上的產品,而在這時候很多開源軟件的特性又非使用者所能駕馭與理解,這些開源軟件的技術支持就顯得尤為重要起來。
“我們不擔心這會影響使用者應用這些軟件的熱情,對于向我們尋求技術服務支持的客戶我們也會向他們保證,他們所花的每一分錢都是非常值得的。用戶使用Beehive是自由的,使用Eclipse也是自由的,但當用戶將Beehive或者Eclipse與我們的商業產品,如WebLogic系列產品或者AquaLogic產品,綁定使用時,如果遇到問題,我們都會給予專業的支持,當然,是付費的。”Aman在記者詢問如果向尋求服務者收費是否會影響使用者的熱情時這樣樂觀地表示。每天都有開源軟件項目誕生,每天也都有開源軟件被拋棄,在不斷的選擇中Eclipse、JBoss、Spring、Beehive等被全球開發者社區一再推崇,這些項目背后持續的商業支持有著不可忽視的關鍵作用。
“白天為公司工作,晚上開始自己的愛好”,這是前一段時間網上對微軟員工在業余時間致力于開源軟件的評價。很多公司,尤其在中國,都有嚴格規定,上班時間不準做本職工作以外的事情,開源自然屬于這“以外”的一種。但Aman卻對這一觀點持完全否定的態度,他說在BEA公司,不僅不會制止員工利用上班時間參與開源軟件的研發,相反,還會鼓勵他們。“開源當然是好的,因為它引入了競爭,而有了競爭才會有發展,否則死水一潭。我們贊同員工參與開源軟件,因為BEA的很多產品就利用了開源軟件中的很多特性,事實上開源軟件確實給我們的產品提供了很大幫助,當員工參與到這些項目中時,我們就可以更好地理解產品與開源軟件之間的互通性、兼容性,這有利于我們的產品更加方便用戶使用。”
自從有了“Open Source”的概念,社區中就沒有停止過爭吵的聲音,也正是有了這些爭吵,才使得真理浮起,謠言被剔除。隨著軟件業的逐漸成熟,人們也越來越意識到,純粹的開放并不能帶來完全的繁榮,當有商業這一看似不被人歡迎的因素參與進來的時候,開源軟件反而更加穩固長久。所以當問題的答案停留在“更好的應用系統”上時,想來Franz Aman先生不會反對吧!
開源的軟件加商業的服務 等于什么
更新時間: 2006-04-17 13:17:32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