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電器20日發布的去年財報顯示,去年巨虧4.33億港元,主要是手機惹的“禍”。
財報顯示,去年海爾電器手機利潤凈虧1.39億港元,其營業額下降48%,加上集團收購移動手機業務產生減值虧損3億多港元,造成利潤總額巨虧4.33億港元。
海爾人士介紹,如果不是集團扭轉經營方向,海爾電器的虧損可能會更大。去年下半年,海爾電器將海爾集團洗衣機業務注入之后,從很大程度上對手機業務的巨虧起到抑制。財報顯示,洗衣機業務營額收入比重由前年的47%增至去年的67%。在調整業務比重后,去年下半年,海爾洗衣機業務所產生的利潤達7300余萬港元,適當沖抵了其手機業務的虧損。
--應對措施--
甩掉手機主攻白色家電
海爾集團從2000年左右開始大量生產手機,收購香港中建“曲線”上市后,海爾集團將手機業務交付海爾電器全線運營。昨日,海爾明確表示,公司將逐步丟掉手機業務帶來的沉重包袱(將手機業務轉給海爾集團,本報此前已有報道),準備將以手機為主業的海爾電器,改為主攻白色家電,并成為全球白電三大巨頭之一。
此前,業內有猜測海爾電器在改變主營業務過程中,很可能會將海爾集團資產整體裝入海爾電器上市。這一點,在昨日的年報中,海爾也明確表態,“將不斷發掘更多由海爾集團注資的機會”,但其前提卻是要對相關財務和經營表現進行調查后再進行。
--市場分析--
家電商手機副業大都虧
記者查詢資料了解到,目前國產手機的國內市場占有率,已由高峰時期的50%左右,迅速下滑,且不到20%。市場份額的大幅下滑,也令海爾、TCL、創維等綜合家電企業迅速調整戰略方向。
除海爾準備甩掉手機業務外,TCL近期也對手機業務進行戰略調整:將其手機業務重心調往國外,在國內相當長一段時間將由家電這一主營業務支撐。
去年6月份曾拿到手機生產牌照的創維,在拿到這一牌照之后,由于國產手機整體的不景氣,至今也鮮有上市。在淡化手機業務之后,其重心同樣調整到傳統的家電業務上來,不同的是,由以前單純的黑電轉向黑白電共存。而另一家純手機企業波導,今年財報顯示去年巨虧4.7億元,波導方面表示將其希望更多寄托在3G身上。(吳從斌 羅蘇 陳雪)
海爾手機業務巨虧4.33億港元營業額下降5成
更新時間: 2006-04-21 17:37:27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