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gzyueqian
      13352868059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加強機床部件研制實現數控系統產業化

      更新時間: 2006-04-26 10:14:23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589

        產業現狀:大而不強可持續發展能力較弱

        行業呈現快速發展趨勢

        中國機床行業"十五"期間連續5年保持高速發展,產值、產量都提高了兩倍半左右。產值由"十五"初期世界排名第七位,到"十五"末期躍升為世界第三位。"十五"初期,全國數控機床年產量滿打滿算才1萬多臺,而且絕大多數是經濟型低檔數控產品。2005年,全國共生產了59600多臺數控機床產品,其中中產品比例大大提高。

        我國的機床產品品種、科技進步也有一定突破,突出表現在對若干關鍵技術的掌握上。如數控多軸聯動技術,圍繞高速、高效、高智能化開發的技術都有很大提高,具體成果表現在數控機床發展速度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從整個行業的走勢來看,如果說"十五"前幾年,國產數控機床的國內市場占有率逐年下滑的話,那么一年則呈現明顯上升的趨勢。2005年國產數控機床的國內市場占有率提高了近3個百分點,市場走勢的曲線已經發生變化。從2006年1~2月的統計看,曲線繼續呈上揚趨勢。

        機床行業的快速發展是由多種因素促成的。國家采取了一系列積極有效的政策,從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很重視機床尤其是數控機床的發展,但是重要的原因還是中國經濟的發展,市場需求的拉動。中國連續5年保持世界大機床市場。據統計,目前全世界生產的機床,有四分之一銷售到中國。

        產業大而不強中國機床產業盡管發展迅速卻大而不強。國內有些企業的生產規模已經達到幾萬臺,像沈陽、大連機床廠年產4萬多臺,然而其中3萬多臺是低檔普通車床。按產值算,沈陽、大連機床已躋身世界前10名,但是在幾十億元的產值中,60%~70%是普通機床。而馬扎克、德瑪吉這樣的企業,其產品百分之百是數控機床,而且是數控機床。

        有人說,國產機床的國內市場占有率降到30%以下,國家的產業安全和國防安全就存在隱患,對中國來說確實是這樣,因為我們不掌握核心技術。美國、英國產機床的國內市場占有率也在30%以下,但是其核心、的部件都是自己做的,所以他們的國防安全和產業安全不像我們憂患那么大。

        在目前中國的數控機床市場,和中檔產品多一半是靠進口,只有低檔產品百分之百是國產的,而且還有出口。

        就單個企業看,行業內二十幾個重點骨干企業與國際企業相比都顯得虛胖,大而不強。產值高、人員多、裝備多、占地面積大,但是論技術水平、科技含量、人均效益,與國外相差很遠。

        這種大而不強突出表現在核心技術掌握的程度差,某些產品做出來了,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仿造出來了,湊合能用,但核心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水平都還淺。過去幾年,中國機床行業林林總總發展了很多品種,僅數控機床"十五"期間就有1500多個新品種問世,但是哪些是真正自主創新的不好界定。

        總之,"十五"期間,中國機床產業發展很快,勢頭也很好,但是不強,可持續發展能力較弱。

        市場特征:競爭越來越激烈需求檔次提高

        國外機床企業市場重心轉移

        有人說,世界制造業正在向中國轉移,其實這句話不是很準確,應該說加工業或者說粗加工業正在向中國轉移。國外機床企業在中國設立了很多合資廠、獨資廠,還有更多的銷售公司,但是哪一家跨國公司把核心的開發部分拿到中國來了?沒有。如發那科在北京的合資公司,西門子在上海、南京的合資公司都沒有技術開發,無非是貼牌生產,這怎么能說制造業轉移了?還有某些跨國公司把耗能高、污染環境的粗加工產品,如鑄件、鍛件、毛坯等拿到中國制造,而精加工、超精加工、檢測部分一個也沒拿來。

      如果說跨國公司的市場戰略重點正在向中國轉移,那是實實在在的,因為中國數控機床連續數年保持世界大市場。加入WTO以來,中國市場的門檻放平了,國外有實力的廠家幾乎都把中國當作市場競爭的戰略目標。他們實施的一切招數或策略都是要在中國市場上獲取利益,所以中國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這種市場競爭的壓力今后幾年還會增大。

        數控機床需求比例迅速上升

        當前無論中國市場還是國外市場,需求的水平在迅速提高。就總量來看,2005年中國機床市場銷售1000多億元人民幣,今年可能還在1000億元以上。從今年1~2月的統計數據來看,銷售臺份略有減少,產值還是保持十幾個百分點的增加。機床進口金額也在下降,進口臺份下降得更多,這說明需求結構在變化、產品檔次在提高。與普通機床相比,數控機床需求量增加,其中數控機床增加更快。今年幾乎所有的工廠都對排產計劃做了調整,數控機床排產的比例越來越高,而且中多了。普通機床即使是,比如沈陽機床的車床,也就維持2005年的產量水平。

        因此,機床市場主要呈現兩個特征:一是競爭越來越激烈,國內外企業的競爭交織在一起;二是所需產品的水平在迅速提高。另外,用戶對售后服務需求也在提高,由原來的單機供應,向交鑰匙工程和成套服務轉變。

        中外比較:中國機床行業存在四大差距

        研發投入少

        大多數中國機床企業的科技投入不足銷售收入的5%。而發那科在日本算是一家中等企業,其每年的基礎研究費用都不少于1億美元,發那科公司的年銷售收入在9億~20億美元之間。中國中等規模的機床企業年銷售收入大約為3億~5億元人民幣,銷售收入遠不及國外企業,科技投入總量更是少之又少。

        裝備陳舊中國企業技術改造投入少,國產數控設備穩定性差,精度也差,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企業用陳舊的普通機床制造、新型的數控機床,這種現象是普遍存在的。中國機床廠的設備數控化率一般在5%左右,有些企業建國初期的機床還在服役。

        人才短缺

        中國機床企業普遍存在人才短缺問題,人力資源建設跟不上生產高水平、高速度發展的需求。許多用戶反映,機床廠現在服務態度有所好轉,但是人的素質有待提高。國外機床出現問題,廠家只來一個人,機、電問題全解決了。中國的企業來一群人,還互相扯皮,解決不了問題。

        有些機床企業過去一年才做幾臺、幾十臺數控機床,就有十來個人能從事數控機床的調試,現在搞到幾百臺甚至幾千臺了,但人還是那幾個,于是首尾不能相接,顧得了生產就顧不了用戶服務。

        造成中國機床企業人才緊缺的一個原因是國外企業挖走了中國企業的大量人才。業內人士都知道,落戶于北京的跨國公司,凡是搞機床的,哪家沒有北京一機床、北京機床研究所和北京機電院的人?跨國公司與中國企業爭奪人才,一方面是用中國人推銷他的產品,另一方面把人挖走也可以瓦解競爭對手,以實現他的中國市場戰略。

        信譽不高

        當前,中國的機床企業還面臨提高信譽的問題。比如質量問題,有些產品只要稍微認真一點,就能做好。

        又比如交貨期問題,工廠只要抓點緊就能完成用戶合同。但是我們的機床產品尤其數控機床,按期交貨的是少數,久而久之就把信譽給砸了。

        振興目標:完成硬指標需要解決3個問題

        3個硬指標

        5年以后,國產數控機床的國內市場占有率要從目前的30%左右提高到50%;主要功能部件自給率提高到60%,在產業結構調整上,達到主要功能部件基本自給,門類齊全;數控系統的自給率由目前的不到50%提高到75%。

      實現中數控系統產業化

        數控系統是一種特殊功能部件,經過幾年的攻關,目前低檔的經濟型數控系統自給自足沒問題。中檔數控系統技術上不存在太大問題,但是產業化不夠。

        數控系統關鍵功能部件的開發與生產光靠企業自身很難解決問題,必須靠國家政策扶持或保護。國產數控系統存在可靠性差、生產成本也不低的兩個突出矛盾,限制了我們中檔數控系統的產業化。解決可靠性問題以及降低成本與價格問題,得建立在批量生產的基礎上。

        批量上不去,成本便下不來,質量、可靠性也就不能提高;質量、可靠性不高,就越發沒人敢買;越沒人買,企業越不敢投入,于是形成惡性循環。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前些年,一臺國外產品在中國能賣到20萬元,可是當中國的技術攻關取得成功,同類產品賣15萬元的時候,國外產品就賣16萬元,當中國的產品降到10萬元時,他就賣11萬元---總是只比中國產品高那么一點點,讓你中國產品沒法賣。而當中國產品再降價就賠本時,他還有一半的利潤。

        目前國內中檔數控系統的問題不在技術。可靠性不是跳不出去的問題,關鍵是市場的培育和保護,政府應在這方面給予政策保護。沒有市場需求,企業即使有生產能力也不敢投那么大批量。現在的廣東數控、華中數控可以制造1000臺或者2000臺,但是他不敢投那么大的批量,如果投入賣不出去怎么辦?

        現在數控系統生產廠抱怨機床廠不買其產品,而機床廠說:不是我不買,是用戶要求用國外的數控系統,因此國家政策要干預,比如采用國產數控系統給予稅收優惠政策或補貼政策,這樣慢慢就好了。韓國的汽車、日本的數控系統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前幾年國家為鼓勵國產機床數控系統產業化,也實行了一些優惠政策,但力度不夠。一年全行業才幾千萬元退稅,幾個機床廠一分,一家才分個一二百萬元,哪兒夠產業化的?

        重視功能部件的研制

        數控系統算一個比較特殊的功能部件,但是功能部件絕不僅僅限于數控系統,像刀庫、機械手、滾動導軌、滾動絲杠、數控回轉工作臺等等,都是關鍵的功能部件。這些功能部件的研制現在都非常薄弱。

        中國機床行業建起了很多主機廠,能生產千臺以上數控機床的主機廠現在有十幾個。但是,某一種功能部件批量生產的廠家還很少,有幾家也沒成氣候。這種產業結構不合理的原因是計劃經濟造成的,現在還沒完全轉過來。計劃經濟重主機、輕附件,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再到企業,都認為做主機榮耀。一個能搞數控機床的大廠,能搞三軸聯動、四軸聯動,甚至能搞五軸聯動的主機廠搞刀庫、機械手,那算什么?小廠倒認為這是塊肥肉,能賺錢,但是沒有一定的技術積累,看起來簡單,做起來談何容易。所以功能部件就形成了大廠不愿干,小廠干不來的局面。結果導致中國臺灣加起來不到200人的兩個小廠把中國大陸刀庫、機械手的市場占了70%。

        振興路徑:大力提升企業創新能力

        以企業為創新主體

        目前亟待落實以企業為自主創新主體的原則。有一種觀點認為,如果把項目給了企業,企業只把自己的問題解決了,他能把成果面向全行業嗎?研究所畢竟是專業研究部門。但是,豈不知道,經過十幾年的科技體制改革,今天的研究所早已變成科技企業,而且還在進一步企業化。作為企業,研究所的目的是盈利,在這一點上與機床廠沒有本質的區別。

        調整產業產品結構

        中國機床行業主機強,發展較快,功能部件特別弱,發展滯后。企業組織則是"大而全"、"小而全"。結果是大也不強,小也不強。有人說機床廠不必做大,有特色就行,這種說法只看到事情的一面。世界上的機床企業有兩類:有大而強的,像德瑪吉、馬扎克,銷售收入都在十幾億美元;也有小而專、小而強的,像瑞士的米克朗、意大利的菲地亞、德國的spenar,企業只有百八十人,但是很強。

      企業必須根據市場需求方向調整產品結構,要限制低檔產品的生產,鼓勵數控產品的生產。在這方面招商引資也存在問題。大量國內能做,產業化也不錯的產品,如中檔的加工中心、中檔的數控車床、數控銑床,政府還在批準外資設廠。

        優勢企業:20余家企業各領風騷

        近年來中國機床企業發展速度較快,其中發展快的當屬大連機床集團和沈陽機床集團。2005年兩家企業的銷售收入都超過50億元。兩家企業各有特色,大連機床原來底子很薄,但發展很快。由三個原行業內"十八羅漢"廠組合的沈陽機床集團基礎相對雄厚。在實施國際化戰略中,大連機床、沈陽機床都開展了對外并購。大連機床先后并購了美國英格索爾生產系統公司、英格索爾曲軸加工系統公司和德國茲默曼公司。沈陽機床并購了在世界上小有名氣的重型數控機床制造公司---德國西斯公司。

        論規模和水平,大連和沈陽的這兩個廠比較突出,數控車床、加工中心,兩家企業的產量是的。除此之外,齊齊哈爾機床廠、齊齊哈爾第二機床廠分別在重型數控車床、重型數控鏜銑床上居國內水平,年銷售收入也達到十幾億元,而且這十幾億元沒有多少重復計算或非機床的成分。重型機床做得較好的還有武漢重型機床廠。

        鍛壓機床領域有濟南第二機床廠和揚州金方圓公司;重慶機床廠是國內齒輪機床產量,也是的;磨床生產企業中,上海機床廠屬國內;特種加工機床,也就是電火花加工和激光加工領域,有蘇州電加工研究所。

        近年來,機床行業還涌現一批民營企業,有些做得還不錯,如浙江日發數控公司、寧波海天等,都已初具規模。數控系統生產廠發展勢頭也不錯,如廣州數控、華中數控、北京KND。

        要實現機床行業的振興目標,必須有二三十家骨干企業扛著,否則指標就會落空。我們目前已經擁有這樣一批企業,如果再形成七八個像樣的功能部件企業,那么機床行業的振興就大有希望。

      免費預約試聽課

      亚洲另类欧美综合久久图片区_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2020_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桃色视频_亚洲AⅤ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1. 亚洲福利在线一区少妇 | 视频国产在线2020 | 婷婷色中文字幕综合在线 | 午夜福利不卡片在线播放免费 | 日本人韩国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