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一篇“月入5000的年輕人,你已經沒救了”的文章走紅。據說在中國,月入過萬的人數已經超過1500萬。
那么月薪5000和月薪50000,差距有多遠?簡單來說,差45000元。為什么會產生這么大的差距呢?小粵來告訴你。
1、思維
我們的未來是否前途無限,首先取決于你對待工作的思維。你覺得你自己是哪一種人,接受挑戰 or 安于現狀?大牛都愿意接受挑戰,普通人往往安于現狀,不愿意跳出舒適區。
朝九晚五,輕松閑適,鐵飯碗,事業單位...這些關鍵詞是很多人月薪5k的根本原因,安于現狀,沒有成長的途徑,升職加薪更是無從談起。
從某種程度上說,挑戰自己的舒適區就是職場成長的路徑,所有成長快速的人,都跳出了自己的舒適區,抓住能夠有成長的事業和工作。
記住:不是因為你是什么人就去做什么事,而是因為你做了什么事而成了什么人!
2、努力
你不夠人家努力!在競爭激烈的當下社會,機會很多,有些人會拼命往上爬,有些人則是嫌累嫌苦半路就停下了。
越來越多的人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是選擇能夠擁有多重職業和技能。他們不甘于現在無聊又貧瘠的生活,所以讓自己不斷充電,學習更多的技能,開拓更多的行業,意味著“自己有能力賺多份錢”。
視野越寬、知識面越廣、技能越精、能力越強,你能做的事情就越多,收入自然水漲船高。
3、選擇
進錯了行業,你的年薪只是別人的月薪。
前不久,和朋友聊天。一個朋友在政府事業單位上班,另一個在保險公司做客戶經理。
在事業單位工作的朋友告訴我,雖然在事業單位工作穩定,但是薪水固定,沒有達到期望的水平,開支不敢大手大腳,只能滿足日常需求,而且以后花錢的地方還有很多,買房買車都只能先貸款。
在保險公司上班的朋友,經營著一個屬于自己的業務團隊,工作時間自由,隨著工作的時間越長,團隊的壯大,收入一直在增加,早就度過了月入過千的窮日子。而且隨著近年來保險行業的迅速發展,前景只會越來越好。
同樣是工作,但兩個朋友的境遇卻有著天壤之別。原因其實很簡單,他們選擇了不同的平臺和行業。平臺又決定了他們的收入與薪水。你的平臺,對應著你的價值。高收入的背后,是一個人職場方向選擇的正確性。
你若在沒落的行業苦苦耕耘,月入5000就是你應得的等價酬勞;你若在好平臺不懈進擊,你的薪水就沒有限制區。
比如現在來發展的如火如荼的人工智能領域。阿里巴巴CEO張勇在近的采訪中表示:未來國家會再搞一次基建,但此次的基建不是修橋鋪路而是數字化的基建。簡單來說就是互聯網、人工智能等高科技行業的基礎建設,未來IT行業依舊是吃香的行業。
粵嵌IT培訓班,是你進入IT行業簡單的領路人。的師資團隊,高質量的精品課程,有公共想法的同路人,讓你在求學路上不寂寞。嵌入式開發、java開發,隨便選擇一門感興趣的課程,未來光明的大道就在你的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