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業聯合會等部門4月3日發布的消費品市場統計結果顯示,目前,小家電市場正在以每年8%至14%的增長速度發展,行業的平均利潤至少是30%,生命周期短、市場普及率相對比較低的小家電孕育著驚人的市場潛力,已經成為家電市場利潤新的增長點。
分析表明,2005年,雖然能源、原材料和上游零配件價格的上漲提高了家電行業的成本,但技術創新產品給家電市場帶來了契機,多數產品的銷量有所增長,整體保持了平穩的態勢。
近年來,隨著飲水機、浴霸、電熱水器、油煙機之類的產品在國內家庭的日益普及,小家電市場已成為了一塊價值數千億元的“大蛋糕”,心動的商家潮水般涌入,都想咬上一口。悲哀的是,近千個大小生產廠家的林立,讓市場競爭日趨慘烈,有重蹈大家電覆轍之勢。
可以預期,2006年的中國小家電市場必將又是一個烽煙滾滾的激烈戰場。競爭的動力永遠來自于巨大的利潤空間,這也是攪動小家電市場出現變局的終動因。盡管我國小家電產業近兩年發展迅速,但真正的“高峰年”還是在未來一兩年。與誘人的利潤空間相比,目前國內小家電市場的品牌化、規模化與秩序化都不容樂觀。
據了解,小家電的平均使用壽命約7年,巨大的更新換代市場空間,已成為家電行業后發展時期的一個戰略高地,進入了包括家電制造商和銷售渠道商在內的各路大軍的戰略視野。大家電企業如美的、格蘭仕等在無法解脫行業變革帶來的困局時,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在小家電領域突圍,其中以每年增長速度高達30%的廚衛市場首當其沖。
據記者了解,小家電行業是屬于進入門檻比較低的一個行業,整體技術水平要求也不高,OEM泛濫,就連區域性代理商也可以加入到生產中來,品牌分散,集中度低,市場非常無序。一個企業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產品自主開發、生產、銷售、售后服務、投訴處理、知名度、美譽度、誠信度、開拓市場能力、盈利能力等等,每一項都已成為了不可或缺的因素。
據資料顯示,全國小家電生產廠家多達近萬家,除抽油煙機、灶具、熱水器等初具規模外,基本上都處于無序競爭狀態,而支撐著中國小家電市場半壁江山的,多數都是“螺絲刀工廠”,這勢必要阻礙整個行業的有序發展。但是巨大的市場空間、無序的市場競爭,正好給各家生產企業提供了絕好的市場機會。
蘇寧電器分管營銷的副總裁說,絕大部分小企業根本談不上品牌、技術以及資金運作,但為什么能茍延殘喘,生存至今?答案只有一個:他們依然有自己的通路渠道。在流通領域,小家電的大眾化消費特征決定了其分銷渠道多種業態并存,難以形成規模化、集約型的通路行銷,更談不上大規模的營銷,這也正是多數企業沒有抓住小家電市場的根本原因所在。
中國家電協會副秘書長陳鋼認為,隨著小家電市場競爭的加劇,未來兩年會有一大批中小企業退出市場,同時大企業將壟斷主要市場。屆時,整個小家電行業將真正進入市場化競爭階段,品牌趨向集中。
專家預測,2006年,自建渠道將成為家電企業拓展市場的又一舉措。在營銷等方面擁有自主權、控制渠道、提升品牌形象,將是家電生產企業追求縮減成本,增加利潤的趨勢。
市場霸主,有能者居之!不管結果如何,都希望有更多的小家電出現在中國家庭的廚房里和家居的各個角落,讓消費者受益。
《市場報》 ( 2006-04-10 第07版 )
生命周期短利潤很誘人 小家電市場秩序有待規范
更新時間: 2006-04-11 09:31:55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