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巨大的市場競爭壓力,全球信息產業整合重組的步伐加快了許多。市場瞬息萬變,如何在錯綜復雜的國際大市場中理順關系、發揮優勢、打造核心競爭力已成為企業決策層重點關注的問題。不論企業間的橫向聯合,還是公司的內部調整,每一步的動作都有其深刻的市場思考。
如果阿爾卡特與朗訊終成功實現合并,這是通信制造業中有史以來的一宗并購案,他們將成為一家名副其實的通信界航空母艦,在北美、歐洲市場中占據相當大的優勢地位,而且在亞太區市場,也將是令人生畏的競爭對手。國外金融分析師紛紛預言,阿爾卡特與朗訊的購并將引發一次席卷全球的通信企業購并風潮。
新公司將成巨無霸
此次阿爾卡特和朗訊的合并,可以理解為雙方增強市場地位的表現。按照阿爾卡特方面的預計,合并后的新公司產品在全部歐洲網絡銷售中將占到35%,在北美全部網絡銷售中將占到34%,在全球其余地區網絡銷售的市場份額將達到31%。賽迪顧問電信咨詢總監繹明宇博士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阿爾卡特和朗訊合并主要是基于雙方在技術和市場方面的互補性,并充分發揮合并后的規模效益。”合并雙方稱,合并后可在未來3年內實現年度稅前成本合并效益約14億歐元,其中大部分將在未來2年內實現。
朗訊與阿爾卡特的聯姻也是全球電信變革的必然結果。由于互聯網的逐步滲透,以及移動通信業務對固定通信的替代等,以美國為代表的電信運營業開始重組,先后爆出SBC與AT&T、Verizon與MCI等合并案。埃森哲亞太區通信及高科技事業部總裁徐乃洋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說:“現在電信運營商不斷并購形成越來越大的趨勢,同時運營商的數量也相應地在持續不斷減少。隨著運營商規模擴大,他們對設備提供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希望制造企業能夠提供全套的解決方案。阿爾卡特和朗訊合并將會有助于他們更好地滿足電信運營商們的需求?!?BR> 兩家公司將以互換股份的形式實現合并,阿爾卡特預計在新集團中持有60%的股份,剩下的40%由朗訊所持有。兩家公司合并后的年營業額將超過200億歐元,公司市值約達300億歐元。其市值已經接近世界頭號通信設備供應商美國思科,在無線網絡銷售上也將位于第二,居愛立信之后。
阿爾卡特與朗訊在固定網絡和下一代網絡市場中都有比較大的優勢,阿爾卡特“三重播放技術”使其在歐洲和亞太市場的融合業務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朗訊則是美國四大運營商穩定的IMS設備提供商。在無線通信市場中,阿爾卡特可以借朗訊在CDMA上的強勢地位,進一步加強在全球3G市場中的力量。
電信巨頭面對巨大沖擊
購并一旦成功,對諸如愛立信、摩托羅拉、北電、諾基亞、西門子等國際通信巨頭都會提出挑戰,無論是無線通信領域還是在寬帶接入市場,其他巨頭將如何應對?
愛立信在無線通信領域的市場地位將受到威脅,這種威脅將隨著3G市場的發展越來越明顯。因為越來越多的移動運營商發現,3G網絡上的融合業務對用戶更有吸引力,這將使他們偏向于像阿爾卡特這樣的多種業務融合能力突出的公司。2005年10月25日,愛立信宣布以12億英鎊收購馬可尼占營業額75%的資產也是基于這一理由。愛立信通過收購行為能夠獲得更為廣泛的銷售機會,同時擴展了提供給移動運營商的產品范圍。
北電被認為存在極大的并購可能。自2年前北電爆出財務丑聞以來,業績一直不佳,其2005年財報日前又一次推遲公布,據初步統計,2005年北電銷售收入達到108.3億美元,全年凈虧值高達24.1億美元。多年前即傳出北電與摩托羅拉網絡部門意欲合并,從摩托羅拉整體業務來看,其網絡部門在2005年業績小幅增長達5%,但在摩托羅拉4個業務部門中增長小,其移動設備部在2005年增長達25%。雖然北電與摩托羅拉的產品有比較強的互補性,但分析人士認為,從北電的資金狀況看,目前二者的并購并不現實。
面對各種并購,諾基亞副總裁兼核心網絡業務CTO林仰孟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說,雖然運營商轉向混合運營模式,但是諾基亞一直在思考制造商是不是也一定要混合?!熬W絡的發展在向兩個方向演進,一方面融合,另一方面分化?!彼J為,“大的運營商具備強大的整合能力,他們會選擇在專業上非常有實力的企業進行集成?!币虼耍M管諾基亞網絡部門的業績差強人意,但在近期應該不會有合并舉措。
國內對手壓力驟增
阿爾卡特在中國的合資公司上海貝爾阿爾卡特的業績雖然沒有單獨披露過,但這一合資公司在中國的光網絡市場、寬帶接入市場和下一代網絡市場均是主導企業;朗訊(中國)公司收入大約占朗訊總收入的10%左右,在中國的CDMA、小靈通市場擁有強勁的實力。上海貝爾阿爾卡特在上海和成都設有自己的研發機構,朗訊則在北京、青島、南京等地建有自己的研發機構。合并后,新公司無論從資金儲備,還是從市場占有率、研發實力來看,都將會給競爭對手帶來巨大壓力。
中興和華為這兩個本土成長起來的國際性通信企業,也將會受到來自新公司從本土到海外市場的擠壓。2005年,中興的收入達215.76億元,純利12.88億元;華為的收入達453億元,同比增長40%。中興在國內的收入主要來自其GSM、CDMA、小靈通、下一代網絡、寬帶接入、手機終端等產品,國際市場在總收入中占比越來越大。華為在國內收入的主要來源則是GSM、寬帶接入、光通信、數據通信、業務軟件等產品。而中興和華為與國外設備供應商相比的優勢是兩個方面,一個是價格,另一個是本地優勢。
阿爾卡特和朗訊合并后,分析人士認為將由在中國市場比較占優的一方主導重組。目前來看,上海貝爾阿爾卡特極有可能主導兩家公司在中國市場的合并,而上海貝爾阿爾卡特本身就是一家具有濃重本地色彩的公司,因此,對中興、華為來說,他們將在中國市場上遇到一個極為強勁的對手。
當然,阿爾卡特和朗訊要想真正并購成功,還要跨過幾道坎。首先,他們的并購需要法國和美國監管組織的批準。其次,新公司一定要妥善解決為了削減成本而引起的裁員問題,兩家公司預計裁員8800人。第三,雙方的并購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決定于雙方業務、文化等的整合,而這種整合需要的時間少則幾個月,多則一兩年。
通信業重組改變產業格局 華為中興面臨擠壓
更新時間: 2006-04-13 08:58:31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