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芯科技據稱是中國首家純設計代工企業,該公司2001年11月在上海注冊成立,次年4月正式從無錫上華半導體公司的設計服務部門分離出來,目前其合作企業包括上華半導體、中芯國際、上海先進半導體、上海杜邦光掩膜等多家公司。智芯科技目前的亮點是在2004年延攬了曾在Cadence主管IC設計服務的李槐博士為其新任總裁,李博士并帶來了一大批中層技術、行銷和管理骨干,這為智芯帶來了一個強大的技術背景和豐厚的風險投資基金。但李槐博士入主智芯不到一年便悄然離去,CEO謝弘輝于2005年9月接手智芯。
擁有柏克萊加州大學學士、麻省理工學院電機博士學位的謝弘輝,早年曾經在IBM從事芯片及架構設計,是全球家Fabless設計公司Chip & Technology的創始團隊成員,在華邦美國分公司期間曾主持系統實驗室。2003年加盟IC設計服務公司源捷科技擔任總經理,2004年,在福華先進微電子源捷科技(Sota Design Technology之后擔任福華先進微電子CTO, 2005年,謝弘輝入主智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擔任總經理,但僅僅過了半年多,謝便帶領團隊出走,引起業界種種猜測。
對于CEO謝弘輝出走原因目前說法不一,一種觀點認為,至去年9月,事實上智芯科技幾年來一直沒能贏利,已經成為一副爛攤子,2005年四季度,智芯科技元老級VP,如趙一塵、張立新等九位先后離開智芯科技,原因是公司前程未卜。CEO謝弘輝來了半年后突然離開,說明積重難返,智芯科技缺乏核芯技術,缺乏有能力的設計師,缺乏有競爭力的產品,精兵強將太少,雇傭低層次的員工太多,人浮于事,年內改觀無望,因此人心思動;據知情人透露:智芯科技曾接受風險投資資金3700萬美金,但幾年來消耗貽盡,公司從未贏利。該公司Analog部經理去年四季開會時的曾有名言振聾發聵:“我們今年計劃虧人民幣二個億,現在才花去一億多!”
另一種說法稱是鑒于智芯科技短期內翻身無望,CEO謝弘輝與董事會談判先搞好一部分的設想未能通過,于是就將這支已經準備好的隊伍連帶業務帶走了。
當初董事長陳正宇1998收購無錫華晶為無錫華潤(香港上華半導體投資)順利,2000年新開智芯科技是想接受外來芯片設計,增加無錫華潤生產業務,但智芯科技始終不能如愿,以Analog部為例,2005年春智芯科技將Analog部改為重點設計、生產便攜電子產品的電源芯片,以銷售自已芯片為主,力圖以此改變虧損局面,將已經設計多年的仿LTC3406B、RT9266、MAX1565三個產品生產推向市場,因產品開發定位是瞄準幾年前有市場的產品,而今已經落伍,有的是完全不能達到仿照目標的水平,2005年的年銷售額僅美金85萬元,還不及深圳小公司一個月的營業額,而員工有近50人。
據稱,3月底謝弘輝帶領ASIC設計團隊精英離開智芯科技,同時也帶走了已有的業務。4月初所剩人員不多的ASIC倒閉,智芯科技已經正式取消ASIC部。
在中國18號文件的鼓勵下,自2000年以后中國催生了大批IC設計公司,多時候接近480家,2004年,曾有調研公司預測未來中國IC設計公司只有近1/3能存或下去。智芯科技曾于2004年首度進入中國設計業者前三十大,號稱成長率突破,但此次智芯科技CEO帶隊出走說明許多看似成功的中國IC設計公司面臨嚴峻考驗,今年年初爆發的“漢芯涉假”事件更給步履艱難的中國設計產業蒙羞。未來中國IC設計產業如何演變?我們只能祝愿本土IC設計早日擺脫艱難,依托本土市場步入快速發展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