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國家軟件出口基地人力資源中心(國軟人力)陸續在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工商大學、北京城市大學等多所高校舉行了IT技術講座,全面拉開國軟人力北京高校巡講帷幕,此次巡講旨在提高大學生面向企業的軟件開發實踐技能,建立高端管理和技術人才信息庫,為國內外軟件出口企業招募人才。
經了解,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1999年的9.8%已上升到現在的21%.隨著擴招,原來的中等職業教育升格為大專,有的甚至升格為本科,這對職業教育是一個很大沖擊,導致專門技術人才嚴重缺乏。而按照勞動力市場需求統計來看,目前一般大學生的求職率在0.5-0.6左右,也就是說有1個求職者,卻只能提供半個崗位。而掌握一定技能的求職者,1人可有2.2個崗位可供選擇;一些高技能人才,1人則有3到5個崗位可供選擇。同樣歷經高等教育為何求職差異化如此之高?北京軟件出口中心總經理李軍告訴記者:“現在用人單位首要看重的,不是求職者的學歷,而是其實際操作技能。缺乏實際操作技能,正是現在一些大學畢業生的‘通病’,在求職過程中也屢屢受挫,有時還競爭不過一技在身的高中畢業生。”
針對我國軟件出口產業飛速發展與人才供不應求的矛盾,北京國家軟件出口基地特設立了人力資源中心(簡稱國軟人力NSE),作為國家IT職業教育機構專門承擔軟件人才培訓及人力資源平臺建設任務,培養和輸送高端軟件開發人才,建立高端管理和技術人才信息庫,搭建國內外企業人才交流平臺,建立輻射全國范圍的軟件技術及管理人才的培訓體系。
此次,國軟人力高校巡講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IT技術與應用水平的職業培訓,在課程設置上大量聽取出口基地內軟件開發企業的意見,有針對性的設計了課程內容,推出NSE-IT職業教育“1-2-3-4”教學新模式,分析大學生學習軟件開發的特點,通過一分問題、二分思考、三分體驗、四分實踐的安排,使學生能夠輕松地深入掌握所學技能。講座中,國軟人力首席IT教育專家王洋老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妙趣橫生的實例演示了JAVA軟件的繪圖機制和線程機制。同時在技術講解的過程中,著重體現了計算機語言的具體學習方法,指導學生如何才能不陷入技術學習的誤區,并強調了一個的編程者應該關注的重點,切實為到場的同學們帶來了實惠。整個講座,體現了師生之間良好的互動,使得學生對于JAVA軟件的技術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國家軟件出口基地巡講清華大學
更新時間: 2006-04-27 10:34:51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