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主席胡錦濤訪美前夕,中美貿易問題成為熱點。日前,副總理吳儀率領一個由中國官員和商界人士組成的代表團走訪美國13個州和14個城市,連續簽署的超過40億美元訂單令人關注。
其中,華為和中興通訊" style="text-decoration:underline;color:blue">通訊分別與高通簽署3億美元采購合同也成為熱門新聞,這一方面向美國人民展示了中美貿易帶來的實惠,另一方面也向世界證明了華為和中興的強大實力,其國際化取得的巨大進步一定程度上源于“善于借勢”也令人關注。
華為的國際化成績有目共睹,在2005年,華為在發展中國家市場穩步發展的同時,也在發達國家市場獲得了實質性突破。據華為相關人士透露,當前世界電信運營商前50強中,華為已經進入28個,除中國運營商以外還進入了英國電信、沃達豐、西班牙電信、荷蘭KPN、新加坡電信、泰國AIS、巴西TELEMAR等世界運營商。
根據中興通訊近日公布的2005年財報,其國際業務保持了快速增長,銷售收入由2004年的人民幣45.756億元上升68.3%,至2005年的人民幣77.016億元。在全球區域的平臺建設上,中興通訊也取得了較大進展,基本已完成市場覆蓋工作。中興通訊在主流、跨國運營商市場拓展工作亦取得佳績,相繼與法國電信、和記電訊、Millicom等運營商建立業務關系,業務范圍涉及集團的系統及手機等多個戰略產品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華為中興的巨額采購與國內其他企業在農產品、飛機、軟件、汽車及零部件等的采購有很大的不同。以國內電腦廠商對微軟軟件的采購為例,只是簡單的商品采購,電腦廠商將微軟軟件買來預裝到自己銷售的電腦上。但華為和中興則是在采購的基礎上,加入了大量的自主創新,開發出了極具競爭力的電信解決方案。
這和高通的商業模式不無關系,無論是在專利授權還是芯片提供上,不制造銷售設備的高通都將自己放在了技術提供者的角色上。這意味著高通要想成功,必須幫助其合作伙伴在市場上取得成功,“與合作伙伴綁在一起”的生存模式使得高通必須全力為合作伙伴服務。
同時,華為和中興也“善于借勢”,通過與高通進行合作,可以在前沿技術上少走彎路,高效快速地推出產品,占領國際市場。例如,早在2004年下半年,華為就采用高通的WCDMA手機芯片,推出了多款成熟商用的WCDMA終端產品,在日前舉行的3GSM大會上華為宣布與沃達豐達成3G終端采購協議是對其實力的很好證明。
除此之外,華為還與IBM、微軟、西門子、北電等很多國際廠商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中興也與IBM、愛立信、阿爾卡特等進行了深度合作。通過這些合作,華為和中興實現了完善的產品和技術系列,在國際市場拓展上也加快了速度。需要指出的是,隨著華為中興實力的提升,很多國際廠商開始通過OEM的方式在國外銷售中國廠商的設備,這無疑是對中國企業實力的極大認可。
記得外交部李肇星部長在全國兩會的記者招待會上,這樣闡述中國在中美貿易上的立場,“兩國經貿合作給中美人民帶來了實在利益,中方并不追求貿易順差,我們愿意繼續采取積極措施,來逐步解決貿易不平衡問題?!痹谡劦诫p方貿易赤字時,李肇星指出,“赤字產生原因很復雜,其中包括美國除了波音飛機之外,只愿意賣給中國大豆、棉花,還有加利福尼亞葡萄酒、佛羅里達的柑橘。而有一些更有價值的東西,他們不賣了?!?
希望中國有更多類似華為和中興這樣的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高科技企業,希望美國能有更多類似高通這樣的企業將高技術含量的產品或者技術賣給中國,希望中國和美國在貿易等問題上能密切合作實現雙贏。
華為中興6億美元美國大采購 非簡單購買
更新時間: 2006-04-13 08:58:10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