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張家軼 遙遠 呂廷杰
VoIP業務發展迅猛,由于其在通信成本上的優勢,必將是未來語音服務的主流,對傳統固定電話產生極大沖擊。因此,近年來各國都在研究針對VoIP的應對方略。
毫無疑問,VoIP將帶來新的運營模式和網絡管理形勢,下一代語音服務必須遵循與現在不同的管制框架。通過深入研究,我們認為,這種管制框架將是基于網業分離前提的分層管制結構。
運營走向網業分離
“網業分離”情形在互聯網業務中已經大量存在了,然而目前語音業務仍然處于網業合一的情形。
傳統PSTN語音服務,物理線路是服務的一部分,只有鋪設了物理線路,用戶才能享受服務。VoIP顛覆了這一概念,為了運行VoIP,運營商不需要擁有網絡。與此同時,擁有網絡的壟斷并不意味著擁有對業務的壟斷,網絡將和業務相分離。
在“網業分離”的情況下,傳統的網間結算體系將受到一定的沖擊,甚至將不適用,這主要是因為互聯網的開放特性。有一句形象的比喻是:“電話網是‘先買票后進門’,而互聯網是‘先進門后買票甚至不買票’”。沒有網絡資源的VoIP運營商可以通過在互聯網上非法架設網關、網守等設備的方式,來開展VoIP語音業務,但卻可以不向建設互聯網基礎設施的主導固話運營商交納任何補償費用。
管制結構由縱向變橫向
傳統的電信管制模式是基于縱向分類的,首先基于不同的信號傳輸物理介質進行分類,比如有線電話網絡、無線電話網絡、廣播電視網絡、有線電視網絡等等,由于各網絡傳輸的業務或應用比較單一,所以以此分類為基礎,分別對基于該網絡的業務進行管制。這種傳統網絡的管制方式被稱為縱向管制模式。
隨著互聯網以及下一代網絡的發展,數據網與通信網出現技術和業務上的融合趨勢,縱向管制模式越來越不適用,甚至阻礙整個行業的發展:由于數據網和數據業務統一各種電信業務逐步明顯,用戶可以通過不同的物理介質使用不同的業務成為可能;在以Internet為中心的環境下,給用戶接入一種平臺,就可以提供各種不同的業務,包括語音、數據、視頻等等;傳統模式只適合壟斷條件下的管制情況,忽視了競爭環境的變化。現狀和傳統情況的差異逐步拉大,管制機構必須重新考慮這種網絡和業務不再一一對應的現實,改善管制模式。
這種業務和網絡逐漸分離的方向,為新的管制模式提供了可能性。
關于下一代網絡,無論從技術趨勢上看,還是市場成本競爭上看,都有兩個特點:網絡融合與全IP化。而這種融合與IP化的趨勢,導致了網絡結構和運作模式的演變,粗略的可以描繪成如圖所示的橫向分布的形式,分為內容、平臺和基礎網絡三個層面。
VoIP將跨越兩個管制層
VoIP是下一代網絡的一個業務模式,是融合和IP化的需求產物。一旦VoIP定位于替代傳統語音服務時,就仍需要繼承語音服務所擁有的屬性,這種意義上的VoIP,就是要在NGN的可控網絡基礎上繼承下來的服務;但是它所面對的管制又將是針對IP網絡的管制體系,而區別于目前大多數的基于傳統語音網絡的語音服務的管制框架。
由于VoIP的業務模式是涉及到此圖中的平臺和基礎網絡兩個層次的組合,因此VoIP不再是在互聯網模式下,基礎網絡上的單一層次的管制問題,在管制上有一定的靈活度。
當然,各個國家的通信基礎設施進化以及管制體制的更新都是一個相對緩慢的過程,因此要明確國家當前通信產業發展和管制發展的階段,對VoIP的管制要分步驟進行,引導VoIP在IP網絡的語音服務的定位下,以健康的商業模式快速發展。運營商也要對此未雨而綢繆。
北京郵電大學專家:VoIP引語音管理體制變革
更新時間: 2006-04-08 13:03:16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669